2024年度优秀科技成果展示丨中能聚创《面向工商业园区清洁高效的数智化绿色用能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来源:M6米乐app最新版下载    发布时间:2025-04-03 04:42:06   阅读量:1

  为表彰在节电与绿电应用领域取得科学技术进步的单位和项目,中国节能协会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组织了节电与绿电应用领域科技进步奖评选,5个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分别是:

  1、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永康市供电公司牵头完成的《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多元配网碳电协同关键技术与应用》

  2、国网(天津)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基于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的公共建筑能源托管多能协调与智能运维技术》

  3、北京智中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基于灵活可调资源的配电网规划与运行关键技术》

  4、中能聚创(杭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面向工商业园区清洁高效的数智化绿色用能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5、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船厂压缩空气系统能效提升及智慧运行工程示范》

  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法。2023年全国新增分布式光伏占比41.8%,总装机达到2.54亿千瓦;同时占峰负荷5%的尖峰负荷年运行时间在50小时左右,灵活性调峰压力不断增大:新型配电网双峰、双侧随机特征、社会经济迅速增加用电需求和极端天气频发,使得电网面临日益严峻的灵活性调峰压力,源荷平衡投资巨大,推动配电网末端“源网荷储”灵活资源高效协同互动,成为了减缓电网负荷调节需求与电力减碳的共同焦点。

  配电网末端工商业园区用电占社会用电量80%以上,是源网荷储互动潜力释放的主阵地。但园区“光储充放”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应用和稳增长对高品质电力需求,导致“源网荷储”高效协同智慧管控复杂性增加,尚且没有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面临三方面难题:(1)配电网末端信息网络通信环境复杂、基础薄弱,源网荷储互动业务难以承载;(2)配电网末端“源荷”强不确定性叠加频发的极端天气,高品质电力需求与电力系统高效运行难以平衡;(3)配电网末端园区传统终端功能单一、软件升级周期长、需按场景定制开发部署,难以高效复制推广。

  针对配电网末端工商业园区用电面临的三方面难题,项目面向配电网末端工商业用户“源网荷储”互动通信、方法和装备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的急迫需求开展联合攻关,构建了配电网末端承载源网荷储互动业务的信息网,攻克用户侧光储充资源的电网末端有功无功主动支撑技术,有效支撑源网荷储互动业务,支撑园区电力高效率高品质运行,并研制配电网末端轻量通用化多模态能源管控系统,大大降低了园区类低压侧能源管控系统建设与运维成本。主要技术内容和效果如下:

  提出载波集自适应分配算法和电力线载波无线自适应方法,发明基于区块链图像加密的数据存储方法,数据一次采集成功率达到99%,有效支撑源网荷储互动业务。

  提出了面向用户节能增效和用户侧光伏友好并网的灵活负荷复合储能控制方法,攻克基于充电等电力电子负荷无功响应的电网末端电压主动支撑技术,破解多元资源低时延无感协同调控难题,试点园区综合电压偏差下降23%,支撑园区电力高效率高品质运行。

  提出多元资源聚合终端最少化部署方法,发明终端互动策略轻量化配置方法,研制低代码多模态能源管控系列终端,突破了需按场景定制、高成本的难题,部署效率提升了83%,有效提升系统开发和部署全场景普适性。

  项目成果成果规模化应用于浙江近千个园区,接入1005户工商业用户,推广至北京、安徽等多个省市,并远销一带一路国家安哥拉,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助力“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向绿向新,加速培育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全面发展和崛起。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14.43千万元,新增利润2.24千万元。

  该项目是浙江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分布式光伏、电化学储能电站、充电桩、中央空调 PCM 相变蓄冷等,辅以中央空调节能控制、智能照明、综合能源监测管理等数字化手段,推进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项目预计年供应绿电108.9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71吨。中央空调 PCM 蓄冷空调较常规空调设施每年可节省运行的成本23.2万元。储能系统8年运行期内收益约为392.5万元,并可参与浙江电网“需求侧响应”预估每年有1.5万元,逐步实现商贸城“低碳市场、零碳商铺”。

  该项目是浙江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分布式光伏、数字化车间、充电桩、储能设备、能产融合数字化系统等设施。将分布式光伏、数字化设备、V2G车网互动充电桩、地面储能设施通过配电网改造进行有机连接,构建“低碳、经济、功控、量控”四种运行模式,打造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项目分布式光伏预计年发电量约760兆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03吨。通过储能的精准充放电控制,预计能为园区带来每年超过65万元的收益;项目最高可以削峰900千瓦,实现园区电网和公共电网零功率交换。

  义乌网荷互融智能监测系统(义乌市智慧能源平台、虚拟电厂)是浙江省电力公司数字化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工商业园区能源管理,配电网末端灵活性资源管理、实时数据监测和互动策略优化。基本功能有能碳监测、用能企业管理、一键预算、一键调荷等功能。共管理7844户工商业用户、充电站、5G通信基站等灵活性资源,监视负荷980MW,可控负荷160MW,无感可控负荷29MW。

  该项目所提新型配电系统全过程韧性增强关键技术多个单位做应用推广,2021年~2023年,完成单位合计新增销售额5458.731万元,创收外汇8972.659美元。

  (1)提高配电网末端工商业园区节能降本能力和用能可靠性,提供数智化设备和系统,应用高效互动策略开展企业内部源网荷储互动,满足园区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

  (2)提高配电网末端园区源荷互动能力,通过源网荷储各要素友好协同,释放企业资源灵活性,有效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双高双峰双随机”问题,减缓电网投资,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3)提高配电网末端新能源消纳和新能源车接入能力,有效整合平衡“源网荷储”,支撑消费侧降碳。




上一篇:2024-2028年我国智能电网工业商场调查与研讨及出资远景开展的新趋势猜测陈述